会员服务 登录 注册
×
资讯活动

"全域旅游"首入《政府工作报告》 大数据助其迎来春天

发布时间:2017-03-15 来源:金属加工

“全域旅游”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2017年将成为全域旅游发展的关键之年。全域旅游作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之举,与大数据的碰撞融合,必然撬动旅游业态变化以及旅游产品创新与优化。

2017年全国“两会”仍然在进行中,从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们的建议和提案中发现,旅游是出现频率非常高的词汇,与旅游相关的内容不胜枚举。2017年《政府工作报告》至少有六处涉及旅游产业的发展,明确了“完善旅游设施和服务,大力发展乡村、休闲、全域旅游”是2017年的重点工作任务之一。

“全域旅游”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位列2017年《政府工作报告》的12个新词之列,说明政府对全域旅游这项工作的重视。目前,各地全域旅游的发展仍然还在初级阶段,2017年将成为全域旅游发展的关键之年。

"全域旅游,是指在一定区域内,以旅游业为优势产业,通过对区域内经济社会资源尤其是旅游资源、相关产业、生态环境、公共服务、体制机制、政策法规、文明素质等进行全方位、系统化的优化提升,实现区域资源有机整合、产业融合发展、社会共建共享,以旅游业带动和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一种新的区域协调发展理念和模式。"

推进全域旅游是我国新阶段旅游发展战略的再定位,是一场具有深远意义的变革。全域旅游发展不能依靠感性经验,而是需要依托大数据进行决策。大众旅游时代的全域旅游强调资源配置,其最终目的是为游客提供更多的服务与体验,而大数据突破了景点旅游的狭隘眼界,有助于旅游目的地的战略定位与精准营销,更有助于旅游业态与产品的创新。

全域旅游作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之举,与大数据的碰撞融合,必然撬动旅游业态变化以及旅游产品创新与优化。大数据对旅游市场细分、目标市场的确定以及旅游战略的制定至关重要。不仅如此,全域旅游把特定区域作为完整旅游目的地推出,也需要定位制胜。以往营销定位往往偏重旅游资源禀赋和历史积淀,大数据对游客量、游客构成以及游客兴趣、轨迹、景区偏好进行梳理,有助于旅游目的地在游客、竞争对手、资源三方面进行精确定位。

这项供给侧改革归根到底服务于游客,全域旅游的最终目的是通过资源配置,为游客提供更多的服务与体验。其实就是利用数据数量、维度与广度,综合分析各类信息,以最优的分配原则进行资源配置。同时,借助大数据之手提升全域治理能力,优化旅游大环境,尽量避免与减少游客的“负面感受”。

正如专家指出的,海量数据的运用预示着新一轮生产率增长和消费者盈余浪潮的到来。在信息时代,在互联互通的时代,需要改变商品主导的逻辑,要把思维转变为服务主导的逻辑。这就需要建立大数据为游客服务的理念,用大数据系统与平台构建服务于游客的全生态价值链。

事实上,已经有一些旅游城市已经通过建设大数据平台着手布局全域旅游。作为首批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云南省丽江市联手市场资深大数据公司,以数据资产运营的模式,激活数据资产价值,探索出了一条借助大数据构建极具特色的城市旅游体系,实现旅游业与各产业融合对接、协调发展的新路子。